BIO、NIO、AIO的区别

IO 介绍

  • 我们通常所说的 BIO 是相对于 NIO 来说的,BIO 也就是 Java 开始之初推出的 IO 操作模块,BIO 是 BlockingIO 的缩写,顾名思义就是阻塞 IO 的意思。

BIO、NIO、AIO的区别

  • 在讲 BIO,NIO,AIO 之前先来回顾一下这样几个概念:同步与异步,阻塞与非阻塞。

同步与异步

  • 同步:同步就是发起一个调用后,被调用者未处理完请求之前,调用不返回。
  • 异步:异步就是发起一个调用后,立刻得到被调用者的回应表示已接收到请求,但是被调用者并没有返回结果,此时我们可以处理其他的请求,被调用者通常依靠事件,回调等机制来通知调用者其返回结果。
  • 同步和异步的区别最大在于异步的话调用者不需要等待处理结果,被调用者会通过回调等机制来通知调用者其返回结果。

阻塞和非阻塞

  • 阻塞:阻塞就是发起一个请求,调用者一直等待请求结果返回,也就是当前线程会被挂起,无法从事其他任务,只有当条件就绪才能继续。
  • 非阻塞: 非阻塞就是发起一个请求,调用者不用一直等着结果返回,可以先去干其他事情。
  • 举个生活中简单的例子,你妈妈让你烧水,小时候你比较笨啊,在那里傻等着水开(同步阻塞)。等你稍微再长大一点,你知道每次烧水的空隙可以去干点其他事,然后只需要时不时来看看水开了没有(同步非阻塞)。后来,你们家用上了水开了会发出声音的壶,这样你就只需要听到响声后就知道水开了,在这期间你可以随便干自己的事情,你需要去倒水了(异步非阻塞)。

区别

  • BIO 就是传统的 java.io 包,它是基于流模型实现的,交互的方式是同步、阻塞方式,也就是说在读入输入流或者输出流时,在读写动作完成之前,线程会一直阻塞在那里,它们之间的调用时可靠的线性顺序。它的有点就是代码比较简单、直观;缺点就是 IO 的效率和扩展性很低,容易成为应用性能瓶颈。
  • NIO 是 Java 1.4 引入的 java.nio 包,提供了 Channel、Selector、Buffer 等新的抽象,可以构建多路复用的、同步非阻塞 IO 程序,同时提供了更接近操作系统底层高性能的数据操作方式。
  • NIO核心组件简单介绍(具体去看上一篇文章)
    NIO 包含下面几个核心的组件:
    • Channel(通道)
    • Buffer(缓冲区)
    • Selector(选择器)
  • 整个NIO体系包含的类远远不止这三个,只能说这三个是NIO体系的“核心API”。我们上面已经对这三个概念进行了基本的阐述,这里就不多做解释了。
  • AIO 是 Java 1.7 之后引入的包,是 NIO 的升级版本,提供了异步非堵塞的 IO 操作方式,所以人们叫它 AIO(Asynchronous IO),异步 IO 是基于事件和回调机制实现的,也就是应用操作之后会直接返回,不会堵塞在那里,当后台处理完成,操作系统会通知相应的线程进行后续的操作。

同/异、阻/非堵塞 组合

  • 同/异、阻/非堵塞的组合,有四种类型,如下表:
组合方式 性能分析
同步阻塞 最常用的一种用法,使用也是最简单的,但是 I/O 性能一般很差,CPU 大部分在空闲状态。
同步非阻塞 提升 I/O 性能的常用手段,就是将 I/O 的阻塞改成非阻塞方式,尤其在网络 I/O 是长连接,同时传输数据也不是很多的情况下,提升性能非常有效。 这种方式通常能提升 I/O 性能,但是会增加CPU 消耗,要考虑增加的 I/O 性能能不能补偿 CPU 的消耗,也就是系统的瓶颈是在 I/O 还是在 CPU 上。
异步阻塞 这种方式在分布式数据库中经常用到,例如在网一个分布式数据库中写一条记录,通常会有一份是同步阻塞的记录,而还有两至三份是备份记录会写到其它机器上,这些备份记录通常都是采用异步阻塞的方式写 I/O。异步阻塞对网络 I/O 能够提升效率,尤其像上面这种同时写多份相同数据的情况。
异步非阻塞 这种组合方式用起来比较复杂,只有在一些非常复杂的分布式情况下使用,像集群之间的消息同步机制一般用这种 I/O 组合方式。如 Cassandra 的 Gossip 通信机制就是采用异步非阻塞的方式。它适合同时要传多份相同的数据到集群中不同的机器,同时数据的传输量虽然不大,但是却非常频繁。这种网络 I/O 用这个方式性能能达到最高。

参考


转载请注明:Memory的博客 » 点击阅读原文

打赏一个呗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